用唾液样本检测胰岛素: 飞行时间质谱联手纳米芯片技术开启无创检测新途径

技术前沿|用唾液样本检测胰岛素: 飞行时间质谱联手纳米芯片技术开启无创检测新途径

发布时间:

空白模板 (4).png

近日,东西分析推出无创糖尿病早期筛查与精准监测的的新应用方案:用唾液代替血液,并配合纳米芯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(MALDI-TOF MS)平台,只需轻轻一吐,几分钟内便可获取胰岛素数据。

胰岛素是血糖调节的核心枢纽,其分泌缺陷(T1DM)或作用障碍(T2DM)直接导致糖尿病发生。检测胰岛素水平及其糖化变异可反映胰岛及胰岛素功能、辅助糖尿病类型判断,并指导个体化治疗。目前临床检测主要依赖血液样本,需在空腹及餐后多次抽血。溶血及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所产生的胰岛素抗体,常导致放射免疫测定结果失真,因此临床尚缺乏理想的非侵入性胰岛素检测方法。


无创、便捷、高灵敏

每当提到糖尿病检测,人们总会想到指尖采血的疼痛和繁琐,因此传统检测面临三大痛点:

  • 有创:静脉抽血或指尖采血带来不适;

  • 滞后:常规免疫分析法需数小时;

  • 干扰多:血液中类似蛋白(如胰岛素原)易造成误判。

而唾液检测的优势显而易见:

✅ 完全无创、采样简单

✅ 精准监测胰岛素

✅ 适合日常频繁监测


技术突破:当飞行时间质谱遇上纳米芯片

fc887d16a1f062730d23f3f64569a316.jpg


纳米芯片的“捕猎”绝技

唾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极低(约为血液的1/1000),直接检测如同“大海捞针”。东西分析经过多年研发,成功开发出纳米蛋白芯片,其特点为:纳米棒阵列:可像“磁铁”一样特异性捕获胰岛素分子;信号放大:纳米材料聚集激光能量,提升检测灵敏度达千倍。

飞行时间质谱的“精准指纹识别”

捕获的胰岛素被激光轰击后电离,进入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:

质量-电荷比(m/z)分析:胰岛素与干扰物精准区分。

灵敏度:最低检出限0.1 pM;

特异性:不受胰岛素类似物干扰。

同时获得多种相关标志物
9d04b0c9cc2e9a894632608be48802f7.jpg

直接对唾液样本中的蛋白进行高分辨质谱分析,无需抗体、无需层析柱或磁珠。

同时通过飞行时间质谱扫描及人工智能数据库分析,数分钟内即可精准获得完整的唾液蛋白质谱图,并生成包含多种糖尿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测报告,包括:

- 天然异构体或人工合成胰岛素(图1)

- 糖化胰岛素 (图2)

- 胰淀粉样多肽(IAPP)胰岛淀粉样纤维变2型糖尿病标志物(图3)

- 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标志物(图4)

- 糖尿病心血管病并发症标志物(图5)

企业微信截图_17635345683078.png

企业微信截图_17635345844463.png

胰淀粉样多肽(IAPP)片段 

检出胰淀粉样多肽1-15、 胰淀粉样多肽1-16, 目前此两峰仅在T2DM型糖尿病人中检出

企业微信截图_176353500427.png

企业微信截图_17635350201393.png

 骨桥蛋白Osteopontin

骨桥蛋白为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标志物

企业微信截图_17635350578304.png



意义

在精准医疗快速发展的时代,无创检测技术正成为行业关注焦点。唾液检测凭借其无痛、非侵入和易采集的优势,被视为颠覆传统血液检测的重要突破口。东西分析前瞻性地将质谱技术与纳米蛋白芯片相结合,无需抽血的前提下实现了糖尿病关键蛋白的快速精准检测,从而为糖尿病的早期发现、动态监测及个体化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。

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相信,无创的精准质谱检测技术的突破将重新定义健康管理模式。东西分析将持续研发,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,从而为疾病的早期筛查及个性化治疗带来更多可能,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。”

此次技术布局不仅彰显了东西分析在生物检测领域的前沿探索,更展现了公司以创新驱动医疗普惠化的社会责任。





上一篇:
ICP-TOF-MS 3800与ICP-

下一篇:
用唾液样本检测胰岛素: 飞行时间质谱联手